欢迎光临~hth官网app
语言选择: 中文版 ∷  英文版

新闻中心

长沙雨花经开区:以“奋发有为”书写“大有可为”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新答卷

时间: 2023-12-18 14:58:24 |   作者: 新闻中心

  新年初始,走进长沙雨花经开区的可孚医疗智能装备总部基地,车间内自动口罩机正高速平稳运行,大包的熔喷布和成捆的系绳卷进机器,流水线出来后就变成了一摞摞口罩,工作人员熟练地完成每一个口罩的质量筛检、包装、装箱、封箱。

  近年来,坐拥长株潭城市群中心地带的长沙雨花经济开发区利用有利优势,吸引了一批像可孚医疗一样的高新技术企业落户,园区连续4年高新技术公司数增加超过30家,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连续多年位居长沙市省级园区第一,2022年底雨花经开区成为长沙市首个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00家的省级园区。

  2022年,雨花经开区主要经济指标迅速增加,全年技工贸总收入实现1052亿元,跃升千亿省级园区。规模工业总产值突破750亿元,同比增长49%;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3.5%,排名全市省级园区第一。

  亮眼的数字背后是雨花经开区一年来的不懈努力,同样也彰显出雨花经开区的勇气和智慧。在全面落实湖南省“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的背景下,雨花经开区正奋力实施“强省会”战略,在全面建设现代化新长沙中奋勇争先,在赶超跨越中开创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新局面。

  “从园区出发3分钟可上高速、5分钟上城铁、15分钟到高铁南站、25分钟到黄花机场、28分钟到株洲和湘潭市区、30分钟到新港码头,园内10余条穿梭公交巴士供大家都选择,我们的交通区位优势显著。”长沙雨花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陈海波介绍道。

  长沙雨花经开区内高铁、航空、高速公路、磁悬浮、城轨、地铁、快速公路,形成了“七元一体”庞大交通网络,便利的交通成为园区吸引企业、人才入驻的“硬通货”,为打造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园区内科研楼宇、标准厂房、人才公寓等鳞次栉比,这里拥有长沙市最大的职教基地——职教城(6所职业院校),汇聚长郡雨外、长沙理工大学,湖南省服务业示范集聚区——中国(长沙)创新设计产业园,是宜居宜业的现代化产城融合园区。

  独特的区位优势及自然资源,让雨花经开区成为了不少企业落户长沙、湖南各经济开发区中的首选。

  2012年,湖南环保科技产业园更名为长沙雨花经开区,由此开始了园区全新的发展之路。10年来雨花经开区围绕新能源汽车及零配件、人工智能机器人及传感器作为“一主一特”产业链,引进和落地了一批战略性强、市场潜力大的重点项目,投产和推出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制造业装备和产品,制造业产业体系加快建构。

  政、企、校、研协同平台,园区学生就业平台,人才教育培训平台和综合服务平台等一系列服务、创新平台,架起了园区企业、人才的供需对接“立交桥”,使“科技服务”与“科技需求”有效对接,增添了高水平发展的动力。

  2022年,园区先后获评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核心承载园区、湖南省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先进单位、省级高新技术转化应用示范基地,获省政府真抓实干“促进工业高水平发展”“五好园区”2项督查激励、市政府真抓实干“推进产业发展‘千百十’工程”“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科学技术创新工作”等7项督查激励。

  新的一年,雨花经开区提出新的目标:争取规模工业总产值达850亿,主要经济指标在市对园绩效考核中继续走在前列。

  作为工业主阵地——雨花经开区以长沙市省级园区中占比7.7%的规划用地面积,完成近30%的工业总产值,“十三五”时期,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亩均产值、亩均投资额、亩均税收等同样也是连年增加。

  2022年,园区共铺排重点项目84个,纳入市重点项目30个,投资完成率为87.3%,开工率、投资完成率、交办问题消号率均位居长沙市省级园区前列,重点项目开工率、投资完成率走在全市省级园区前列,市级层面交办的重点项目问题销号率100%。

  面对“空间不大、土地不多、资源有限”这些发展中的实际问题,雨花经开区聚焦新能源汽车及零配件和AI及机器人(含传感器)产业高质量发展,形成了“一主一特”和以总部经济、工业设计和智能医疗产业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为辅的产业体系。

  走进晓光模具新能源汽车车身装备及零部件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工厂内,焊接机器人车间的机器人挥动手臂,快速完成一个个焊点的焊接,加工后的零部件通过传送带进入下一道工序,生产全流程都实现了自动化、机械化。

  据悉,湖南晓光汽车模具有限公司在行业发展环境变化中持续推进企业创新升级,并不断推动和夯实湖南汽车产业基础配套能力,面向全产业发挥公共服务平台职能,推动湖南工艺装备构建国际国内“双循环”产业生态,为湖南省打造新能源汽车优势产业链贡献力量。

  作为目前湖南唯一能给所有汽车主机厂提供模具又提供零部件的综合配套企业,晓光模具先后对冲、焊零部件工厂进行自动化升级,共建自动化多工位线、机械自动线条,成为中南部地区自动化程度最高、配套能力最强的冲焊零部件基地。

  “2019年企业启动模具工厂智能升级,对数控生产线进行自动化改造、新增大型自动化调试产线、精密加工车间;研发成功业内首条、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非标部件智能柔性加工产线。”湖南晓光汽车模具有限公司相关负责这个的人说:智能升级达产后将为湖南汽车车身产业解决15%以上的本地配套,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湖南许多汽车厂无需再去武汉、广州等地寻找供应商。

  如今,雨花经开区经过多年培育,聚集了比亚迪、晓光模具、大族激光、中南智能、可孚医疗、申亿精密等一批科技型企业为代表,他们在各自领域成长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细分行业的隐形冠军企业、头部企业,部分产品正在弥补国内空白。

  园区培育的可孚医疗是湖南本土智能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新兴起的产业的“领头雁”,与雨花经开区一同成长壮大,产品覆盖健康监测、康复辅具、呼吸支持、医疗护理及中医理疗五大领域,近万个规格的丰富产品线能够为广大购买的人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

  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可孚医疗设有5个研究院,研发人员近300人,同时与高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等开展产学研合作。可孚医疗负责这个的人说:“随着长沙、湘阴新生产基地的陆续投产,我们还将推动智能工厂建设,逐步形成生产能力稳定、生产所带来的成本可控、生产质量精湛、服务能力卓越的精益管理生产体系。”

  秉持着“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效率意识,雨花经开区坚持做到“所有的部门都是服务部门、所有的岗位都是服务岗位、所有的干部职员都是服务员”,为企业精准送政策、精准解难题、精准优服务,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

  据了解,雨花经开区构建的“综合服务平台”,为企业精准匹配政策,进行一对一辅导,及时指导企业申报,不仅为企业“送政策”,更让企业“知政策、享政策”,2022年,园区通过自主打造的“政策快车”App,为400余家企业精准匹配申报扶持资金超10亿元。

  园区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强化知识产权创造和保护,2022年累计专利申请达281件,其中发明专利77件,同比增长30%,居省级园区前列。

  面对企业未来的发展“用地、用资、用水、用电、用气”等难题,雨花经开区在用地极其紧张的条件下,千方百计为中联、三一等公司重要零部件配套商申亿精密,提供18亩扩产用地;此外,园区设立首批35家企业的“白名单”制度,实施差别化信贷政策。

  近两年来,园区通过创新“小步快跑”金融服务模式,共举办25场银企对接会和金融沙龙,引导近50家银行分支机构服务园区近500家企业,总授信近170亿元,总放款近百亿元,总降息近8000万元。

  “一名领导、一个部门、一名‘店小二’”,这是雨花经开区特色的“三位一体”帮促机制。园区为每个联点企业精准服务,并定期组织召开问题协调会,最大力度确保问题及早解决,力争党建指导、驻企联络、防疫指导和安全风险隐患排查等四到位。

  同时,园区积极组织企业申报省级重点项目43个,推动晓光汽车申报“湖南省100个重大产品创新强基项目”、省“5G+工业互联网”示范工厂称号,比亚迪、普斯赛特入围绿色工厂创建计划等。

  据悉,长沙雨花经开区作为湖南率先推行工业地产的园区,培育和引进各类企业2000余家,包括大量智能装备制造、机器人及相关科技公司,这一些企业具备良好的成长性,为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转化提供了有力支撑。

  同时高水平发展离不开人才,除支持产业高质量发展外,园区加大创新创业、安家落户、子女教育、文娱教育等服务配套力度,在培养引进一批高精尖技术人才和车铣刨磨钳水电工之外,更为他们提供精准精细的优质服务,让更多的人才愿意留在园区、建设园区、发展园区。

  除此之外,为全方面推进区域乡村振兴,雨花经开区与溆浦签订共建“雨溆产业园”框架协议,启动产业规划方案研究编制;2022年举办雨溆工业园首批项目签约入驻、“三移交”“两授信”等活动,协调金融机构为“共建园区”金融授信,集中、跨省授信金额达5亿元。

  十年时间,雨花制造向雨花创造迈进的步伐明显加快。目前,雨花经开区内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已达到9家,省级小巨人企业达到20家,这一些企业在关键领域补短板、填补国内国际空白、解决“卡脖子”难题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长沙雨花经开区党工委书记袁钊表示:“下一步,雨花经开区将继续保持闯、创、干的精神,抢先机,拼经济,促发展,做好全方位、专业化服务,加快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元,推动三大产业集群提质,全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具有全国竞争力的智能光学及装备产业集群、具有全省引领力的智能生物医疗(医药)产业集群,把‘高企’培育的来势,转化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优势,持续为长沙实施‘强省会’战略贡献新的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