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3-12-15 13:23:55 | 作者: hth官网首页
如何满足大家日渐增长的生活需要,这是各行各业都在思考的问题。实现高质量的生活,需要高质量的标准。日前,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23项新的国家标准。有人可能会问:这些标准跟高质量的生活有何关系?
窥一斑而知全豹,记者从这23项新国标里选出3项,且看标准是怎么样应对我们日渐增长的生活需要,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民以食为天,饮食是人们对生活质量的基本需求,也是生活品质的直接表现。在上述新发布的23项国家标准里,有一项名为《大米》(GB/T1354-2018)。其实,《大米》国家标准早在1978年就开始实施,1986年和2009年两次修订,此次发布的是最新修订的版本,变化不小。
新标准的一个变化是,对大米的加工精度设置了上限。旧国标中对一等大米的加工精度要求是“米胚和粒面皮层去净的占90%以上”,新国标改为80%~90%。也就是说以前加工精度是下限90%,现在是不能超过90%。为何加工精度要设上限?国粮武汉科研设计院总工谢健解释,这主要是为了引导和促进节粮减损。
不仅仅是节约粮食,实际上这也是营养和健康观念提高的一种体现。近年来,不少营养有经验的人指出,我国大米等主食的加工精度有增大趋势。主食太“精”,反而可能会引起营养丢失。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科学技术部主任阮光锋指出,精制白米碾去了含有非常多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的米胚和皮层,保留的主要是淀粉,进入肠胃之后变成葡萄糖的速度快,特别容易升高血糖。
新标准还首次规定在标签中标注“最佳食用期”,并提出了“品尝评分值”这一衡量优质大米的蒸煮食用品质的定等指标。“以前的规定只有保质期,强调的是质量安全,现在要求标注最佳食用期,更加重视品质和口感,满足老百姓的更高需求。”谢健说,从吃得饱吃得安全到吃得好与吃得营养健康,大米标准很好地反映和满足了公众不断的提高的饮食需求。
从一粒大米能够正常的看到饮食需求的变化,那出行呢?此次新发布的国标中,有一项正是关于出行的——《城市道路交互与通行组织设计规范》。
交通拥堵、出行难、停车难,这些烦恼困扰着许多人。很多人将此归咎于路上的车太多、路太窄等。但其实,还有很大的原因跟路口渠化导流设计、信号配时设计、道路防护栏等管理设施设置细节有关,这便是交通组织设计。
所谓交通组织设计,就是综合运用交通工程技术,用以改善道路交互与通行秩序、保障道路交互与通行安全、提高道路交互与通行运行效率的设计工作。据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副主任顾金刚介绍,我国交通大数据监测的361个城市中,74%的城市通勤高峰处于缓行。由于交通组织设计不合理,交叉口产生自锁,导致严重拥堵。各地的城市道路交互与通行组织设计多是依据经验开展,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程度还不够。
顾金刚参与了《城市道路交互与通行组织设计规范》的制定工作,据他介绍,该标准解决了道路交互与通行组织设计工作无标准可依的问题。比如,具体在交叉口的交通组织设计方面,标准规定了行人过街通行方式、非机动车交叉口通行方式、机动车导向车道及交叉口通行方式、禁止左转和禁止掉头等限制性方案、信号控制方案等设计内容和要求。
“与以往不同的是,新标准第一先考虑公共交通和行人、非机动车需求,并对医院、学校、商业集中区、旅游景点等常见堵点提出了具体设计的基本要求。”顾金刚说,今后全国的城市道路交互与通行组织设计将不再全凭经验,而将更规范和科学。
出行能够最终靠科学设计变得更通畅,那在安全上网、移动支付等我们每天面对的网络使用环节,是否也可以更省心?
指纹识别和面部识别技术已不新鲜,很多人每天都在用。比如,买完东西用手机付款时,无须输入密码,用指纹或者扫脸即可。这种生物识别技术确实极大提高了生活便利性,但带来另一个问题:信息安全。某手机生产厂商与社交软件就曾经针对如何保存用户的指纹信息更安全,各持己见,针锋相对。
“现在指纹识别、面部识别等生物特征识别身份技术和产品慢慢的变多,但安全性参差不齐,有些厂家的身份鉴别系统甚至缺乏必要的安全保障。”中国电子信息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信息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刘贤刚指出,从国家层面建立统一的标准,确保安全和更好的互联互通性能,能够大大减少用户在防伪防欺骗等方面的麻烦,提高网络可信空间的安全性。
因此,此次发布的《信息安全技术 基于可信环境的生物特征识别身份鉴别协议框架》国家标准非常有必要。刘贤刚说,该标准注重保证身份识别技术算法的安全性、协议的安全性、个人隐私信息的有效保护等,还推动相关身份鉴别产品与各种网络应用的兼容性。也就是说,标准的实施不仅使得指纹、面部等身份识别技术更安全,而且在各种使用环境下更兼容,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除了上述三项标准,此次发布的23项国家标准还涉及公共安全、低碳环保、智慧城市等多个领域,这只是近年来我国标准化工作的很小一部分。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局长张茅介绍,截至目前,我国已有国家标准3.7万多项,覆盖了一、二、三产业和社会事业的所有的领域,部分领域标准与国际标准的一致性水平达到了80%以上。
而且,中国标准在国际上的影响慢慢的变大。“中国是过去十年在标准化领域里进步最快的国家。”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前主席张晓刚说,截至2018年9月,中国已担任58个ISO技术机构的主席和副主席的职务,承担了78个ISO技术机构的秘书处。中国主导制定发布国际标准371项,特别是近两年在ISO提交和立项国际标准项目200余项,连续两年成为国际标准提案最多的国家之一,中国在ISO大家庭中的贡献上升到第四位。
不过,张茅指出,标准缺失以及滞后老化的问题任旧存在。随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新技术的发展以及健康、生态等理念的升级,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将一直在变化,需求一直增长,标准也应随之提升。“要让不断涌现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材料通过标准化转变为生产力,逐步的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生活质量。”他说。
张茅表示,未来,我国将逐步提升国家标准修订工作效率,将标准平均制定周期从目前的36个月压缩至24个月以内。加大标准实施推广力度,解决线上与线下标准的不一致,内销产品与外销产品质量标准不一致的问题。对标准的实施效果做评估,2020年年底前,新发布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开展质量及效益评估的比例要从现在的10%提升到50%以上。不断加大国际标准制定和转化应用的力度,2020年年底前,主要消费品领域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提高到9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