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hth官网app
语言选择: 中文版 ∷  英文版

hth官网首页

“哈尔滨大工匠”亮绝活儿 用烤枪解决太空激光武器核心部件变形难题

时间: 2024-10-07 14:45:27 |   作者: hth官网首页

  生活报12月18日讯 记者从哈尔滨市总工会了解到,第二届“哈尔滨大工匠”推荐选树活动结果13日揭晓。哈尔滨市共有18名一线职工、高级工艺师、速录师等获得“哈尔滨大工匠”称号。在本届评选中,共有96家单位推荐了137名候选人。经过初评和当地考验查证,做综合打分,再根据单位报名情况、申报人工种及影响力等因素,选树出“大工匠”18人。他们是活跃在各行业的佼佼者,虽没明星的光环,但是在各自的领域都有着一手绝活儿。近日,生活报记者走近七位“大工匠”,倾听他们的故事,感受工匠精神。

  高强,哈尔滨第一工具制造有限公司的一名班组长,1994年参加工作,一直在一线从事铣工工作。

  当“航天梦”、“入海梦”助推“中国梦”实现之时,高强和他的工友们也在铸梦过程中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高强从哈尔滨第一工具厂技工学校毕业,以第一名的成绩摘牌从事铣工工作。仅经过三年的学习锻炼和操作实践,就在强手如林的哈尔滨第五届职工技术质量运动会比赛中荣获“铣工技术状元”称号,同时22岁取得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成为黑龙江省最年轻的高级技师。

  在单位,同事叫他“万能铣”,多精细复杂的产品他都能加工。在加工哈尔滨工业大学“神光Ⅱ,神光Ⅲ”核心部件“镜组外框”过程中,由于镜组外框是太空激光发射武器中的一个主要部件,精度要求高、技术难度大,而且此工件形状大而复杂,由于装夹的不方便,易变形,材质特殊,加工十分艰难。单位领导经过反复研究,决定由高强担此重任。为解决加工装夹上的难题,高强在机台反复琢磨、细心考证、精密计算,最终通过机床校验调试。他自行设计夹具和PROC,使用了“单边次序法”加工方法,克服了机床精度低,装夹后易变形的问题,使整个工件在382mm尺寸上,平行度达到0.025mm,平面度达到0.02mm,形位尺寸公差达到0.01mm。仅用四个月时间加工的所有光学“镜组外框”产品全部合格。

  王福奎,1983年从海军退役后被分配到哈电集团锅炉公司,从此开启了他的热校生涯。

  “榔头敲不停、弧光刺眼睛、寒冬冷彻骨、酷暑似蒸笼……”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中,王福奎一干就是三十多年。

  何谓“王一火”,就是说王福奎靠一把烤枪就能解决技术难题。据其同事介绍,一次,在工厂生产汽水分离器重点部件“进气喉管”时,由于结构较为复杂,其中“腰形法兰”装焊位置为三维空间尺寸定位,长度公差要求极其严格,且该零件为不锈钢薄板焊接,变形大,最大倾斜量为40mm,超出标准20mm。这可是一项极为艰巨的任务,如果制造工艺无法突破变形问题,将严重影响产品最终交货。王福奎大胆提出正常进行工艺焊接,变形用热校来解决。在王福奎的努力下,对零件焊接变形认真分析、严格测量,经过几天的摸索,最后用热校成功破解了焊接变形这一难题,从此得名“王一火”。

  王福奎告诉生活报记者:“我就像大夫,不同的是大夫是给人治病的,而我是给钢铁治病的。选择热校这一行,我无怨无悔,这是我毕生热爱的事业。如果退休了,我要带走一把烤枪,留作纪念。”

  陈炳东,现任航空工业哈飞23车间飞机钣金工高级技师、航空工业首席技能专家,1976年参加工作。

  陈炳东说:“整个飞机的零件中,钣金零件占70%,而中国的这些钣金零件至今依然处于手工阶段。”据介绍,钣金专业是航空产品中加工难度最大、技术最复杂、纯手工操作的专业,是航空产业加工能力的重要体现,产品质量直接影响着飞机的性能和整机质量。入厂40多年来,陈炳东一直负责飞机钣金关键件、重要件的加工,凭借着过硬的技术和先进的操作方法,解决了300多项科研生产难题,累计节约资金达1400多万元。

  哈飞与某公司联合研制生产的某型机重力加油口组是一个在空间多分位,曲面转体的零件,此零件的形状很复杂,交接处焊接引起局部变形和受到其他公差的积累因素影响,一直成为最让人“头疼”的零件加工,在最后实际装配中,根本没办法与7框下腹板及蒙皮连接,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现场对零件进行照配工作,在公司现在存在的人员中无人能将1个零件同时与3个不同位置的曲面进行贴合。陈炳东接到任务后,仔细研究、凭借高超的技术完美地将零件与3个曲面贴合在一起,受到外国专家的一致赞誉,指名今后该型机重力加油口盖组件加工由陈炳东来完成。

  蓝盛武从一个普通的中专毕业生,经过二十多年孜孜以求的刻苦钻研,先后完成了13项粉针生产设备的技术改革和创新,其中有2项还获得了国家的专利,一举成为闻名全国的粉针设备专家。

  在哈药总厂,凡是经他装配和调试的粉针设备,都可以直接安装使用,而不必经过再调试。无论粉针设备遇到什么故障,车间都会点名要求他去解决;而只要蓝盛武出马,任意的毛病都会迎刃而解。国内很多制药企业也频频邀请蓝盛武亲自指导,在国内的同行业厂家中,蓝盛武享有很高的声誉,被誉为国内制药行业的“大工匠”。

  经蓝盛武开发研制的新型粉针生产震荡器,一举突破了供给的极限——500支/分钟,在目前同行业中,无一家超过,位居国内速度第一!

  经他参与开发研制的高速螺杆分装机,生产效率更是提高了整整一倍,每一台设备,每个月,光节约的生产所带来的成本就有近10万元。

  姜立滨,出生在哈尔滨,1978年步入厨师行业。先后被评为国家高级技师、中国烹饪大师、国家一级评委、国家职业技能竞赛裁判员、中国烹饪协会名厨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级职业技能认定师、黑龙江省烹饪协会副会长……

  姜立滨最初拜龙菜泰斗盛英杰为师,在厨师行业奋斗了整整39年。当今餐饮市场上盛行的融合菜、意境菜、分子料理、糖艺艺术等都是他最先引到龙江菜品当中,提高了龙江菜的精细程度,把原龙江菜的黑、咸、粘、重油重色的风格改变成现在盛行的南北融合、中西合璧、新概念的龙江菜。

  姜立滨的绝活儿是“西游宴”,为了这个创新菜式他没少折磨自己。以前,有人曾制作过西游记这种造型的菜式,但是好看不好吃,可见其制作的难度。姜立滨大师偏不信这个邪,要攻克这个烹饪行业的“难题”。他曾经专门到沈阳偷学一手捏面人的绝活。同时,凡是有关西游记的影碟,画册都尽是收集,就连小人书也不放过。一遍又一遍地看,一次又一次反复研究,一回又一回反复试验。凭着精湛的技艺和认真的精神,他终于获得了成功。到现在,“西游宴”已出了第七套,不但越来越好吃,而且越来越好看。

  姜立滨用料讲究,滋味上力求更加完美。“龙宫寻宝”主道菜,除了佛手螺壳、玻璃碗外,全是佳肴。“定海神针”是调入胡萝卜汁、蕃茄汁的琼脂,螺壳里盛的是虾球外沾西米炸制而成,香酥鲜美。“盘丝洞”这道菜一上桌,凡是读过西游记的人怎么看怎么像。另外,还有“大圣盗丹”,“三盗芭蕉扇”与“大圣擒魔”等精品菜系。所有这些,都是精伦无比,技艺超群。

  李辉,1989年参加工作,是汽轮机公司首批金牌工人,哈电集团首批聘任的高技能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汽轮机叶片是承受高温、高压、高转速的产品,有些甚至要在几十兆帕压力、五六百摄氏度高温的水蒸气推动下,以每分钟3000转的高转速长年累月旋转做功,一定要采用昂贵的特别的材料,加工难度相当大,精度要求相当高,有的批量生产规格要求误差控制在0.02mm范围以内,比头发丝还细。而李辉对自己的要求更高,那就是在原有设计标准的基础上“对半砍”,图纸要求公差0.05mm,他要求自己0.03mm;图纸要求公差0.03mm,他要求自己0.01甚至0.005mm……

  在某燃压机组叶片加工攻关中,由于该叶片采用K444高温合金材料,价格昂贵,单只叶片就高达20万元,而且硬度高质地脆,一不小心就会加工出裂纹,导致整只叶片报废,相当于砸了一台“奥迪”。面对这样棘手的难题,李辉主动担起了责任,凭借自己多年的加工经验和高超的技能水平,反复实验并改进工装和刀具,连续几个月没有一天休息。最终,他总结出了一套最佳加工方案,按此方案班组不仅按期圆满达成目标,而且创造了加工中零报废的奇迹。

  陶巍琳,1989年哈量技工学校毕业,目前在哈量集团数控刀具公司从事数控车编程、加工和技术指导工作。

  陶巍琳是一名有着28年一线生产工作经验,技术全面过硬的高级工人技师,曾经多次自行设计和改进了适合在数控车上使用的特殊刀具和工装夹具,在实际在做的工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不但节约了外汇,而且打破了生产中对进口刀具的依赖。

  2006年开始,哈量集团公司购置了大批小巨人数字控制机床,着手组建数控刀柄生产线,生产SK、HSK刀柄。由于这一些产品是以出口为主,对工艺、尺寸、精度要求非常高。作为技术骨干,陶巍琳毅然接受了这个艰巨的任务。经过反复的钻研琢磨,他试着将程序和机床的性能结合起来,这样一来就能够灵活掌握机床的加工性能,从而更好地应用到产品的加工上。从开始的学习、研究机床的编程到机床的反复调试,再到产品批量生产。经过陶巍琳和整个团队两个多月的努力,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在2007年初达到SK刀柄批量生产水平,使该生产线开始承担起了出口产品的加工任务。

  在现有的数控设备生产线实现批量生产之后,他们面临的又一个难题就是生产所需的刀具。原来的镗刀都是进口的,价格在300元左右。经过对产品的分析和多年加工经验,陶巍琳设计了一系列适合数控车加工的小孔径专用镗刀,经过反复的对比规格、检验质量,最终在湖南株洲找到了一个生产镗刀的厂家,平均价格只有60元左右,而且缩短了周期,大幅度的提升了生产效率。有了镗刀这一国产化的成功例子以后,在NC钻、加长钻头、螺旋丝锥、浅孔钻等刀具上也尽量采用国内或其他价格较为低廉的厂家产品,这样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顺利实现了进口刀具国产化的目标。